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收藏:GB2760食品分類說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3-05-16
核心提示: 以下食品分類采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tǒng)”,包含了16大類食品。
 以下食品分類采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tǒng)”,包含了16大類食品。

食品分類號

食品類別

/名稱

                  說明

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品種除外)

包括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調制乳,發(fā)酵乳和風味發(fā)酵乳,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調制產品,煉乳及其調制產品,稀奶油(淡奶油)及其類似品,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類似品,以乳為主要配料的即食風味食品或其預制產品(不包括冰淇淋和風味發(fā)酵乳)及其他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的品種除外。

01.01

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調制乳

包括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調制乳。

01.01.01

巴氏殺菌乳

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制得的液體產品。

01.01.02

滅菌乳

滅菌乳包括超高溫滅菌乳和保持滅菌乳。超高溫滅菌乳以生牛(羊)乳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在連續(xù)流動的狀態(tài)下,加熱到至少132℃并保持很短時間的滅菌,再經無菌灌裝等工序制成的液體產品。保持滅菌乳為以生牛(羊)乳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無論是否經過預熱處理,在灌裝并密封之后經滅菌等工序制成的液體產品。

01.01.03

調制乳

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yǎng)強化劑,采用適當的殺菌或滅菌等下藝制成的液體產品。

01.02

發(fā)酵乳和風味發(fā)酵乳

包括發(fā)酵乳和風味發(fā)酵乳。

01.02.01

發(fā)酵乳

包括發(fā)酵乳和酸乳。發(fā)酵乳為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發(fā)酵后制成的pH降低的產品。酸乳為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發(fā)酵制成的產品。

01.02.02

風味發(fā)酵乳

包括風味發(fā)酵乳和風味酸乳。風味發(fā)酵乳是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經殺菌、發(fā)酵后pH降低,發(fā)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yǎng)強化劑、果蔬、谷物等制成的產品。風味酸乳是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經殺菌、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發(fā)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yǎng)強化劑、果蔬、谷物等制成的產品。

01.03

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調制產品

包括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調制產品。

01.03.01

乳粉和奶油粉

乳粉指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粉狀產品。奶油粉是以稀奶油為主要原料,經濃縮、干燥等工藝制成的粉狀產品。

01.03.02

調制乳粉和調制奶油粉

調制乳粉是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經加工制成的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的粉狀產品。加糖乳粉屬于調制乳粉。調制奶油粉是以稀奶油(或奶油粉)為主要原料,添加調味物質等,經濃縮、干燥(或干混)等工藝制成的粉狀產品,包括調味奶油粉。

01.04

煉乳及其調制產品

包括淡煉乳和調制煉乳。

01.04.01

淡煉乳(原味)

以生乳和(或)乳制品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經加工制成的黏稠狀產品。

01.04.02

調制煉乳(包括加糖煉乳及其他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調制煉乳等)

以生乳和(或)乳制品為主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糖、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輔料,經加工制成的粘稠狀產品。包括加糖煉乳、調制甜煉乳及其他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調制煉乳等。

01.05

稀奶油(淡奶油)及其類似品

包括稀奶油、調制稀奶油和稀奶油類似品。

01.05.01

稀奶油

以乳為原料,分離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經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10.0%~80.0%的產品。

01.05.02

-


01.05.03

調制稀奶油

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分離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經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10.0%~80.0%的產品。

01.05.04

稀奶油類似品

由“植物油-水”乳化物組成的液態(tài)或粉狀形態(tài)的類似于稀奶油的產品。

01.06

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類似品

包括非熟化干酪、熟化干酪、乳清干酪、再制干酪、干酪類似品和乳清蛋白干酪。

01.06.01

非熟化干酪

非熟化干酪(又叫未成熟干酪),包括新鮮干酪生產之后可供直接食用。大部分產品是原味的,但是一些產品可能添加調味物質或其他物質(如水果、蔬菜或肉等)。

01.06.02

熟化干酪

熟化干酪生產之后不能直接供食用,必須在特定的溫度條件下保存一定的時間,使該類干酪發(fā)生必需的特征性的生化和物理改變。對于發(fā)酵熟化干酪,其熟化過程首先必須有干酪內和(或)干酪表面特殊的霉菌生長。熟化干酪可以是軟質、半硬質、硬質或特硬質。成熟干酪、霉菌成熟干酪都屬于熟化干酪。

01.06.03

乳清干酪

以乳清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稀奶油或其他乳制品,經濃縮、模制等工藝加工成的固體或半固體產品。包括全干酪和干酪皮不同于乳清蛋白干酪(01.06.06)。

01.06.04

再制干酪

以不同比例的干酪,乳脂、乳蛋白、乳粉和水的混合物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調味料、水果、蔬菜和(或)肉類等其他配料,經過加熱熔化和乳化等工藝得到的具有很長保質期的產品。產品可用于徐抹或切片。

01.06.04.01

普通再制干酪

不添加調味料、水果、蔬菜和(或)肉類的原味熔化干酪。

01.06.04.02

調味再制干酪

添加了調味料、水果、蔬菜和(或)肉類的帶有風味的熔化干酪產品。

01.06.05

干酪類似品

乳脂成分部分或完全被其他脂肪所代替的類似干酪的產品。

01.06.06

乳清蛋白干酪

由乳清蛋白凝固制得的,含有從牛奶乳清中提取的蛋白質的干酪產品。不同于乳清干酪(01.06.03)。

01.07

以乳為主要配料的即食風味食品或其預制產品(不包括冰淇淋和風味發(fā)酵乳)

包括以乳為主要配料制成的可即食的風味甜品和拼盤甜品。

01.08

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酪蛋白粉等)

以上各類(01.01~01.07)未包括的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牛奶蛋白粉、酷蛋自粉、奶片等乳制品。

02.0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包括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水油狀脂肪乳化制品,02.02類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調味的脂肪乳化制品,脂肪類甜品和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

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包括植物油脂,動物油脂,無水黃油,無水乳脂。

02.01.01

植物油脂

來源于可食用植物油料的食用油脂。

02.01.01.01

植物油

包括以植物油料為原料制取的原料油(植物原油)以及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食用植物油)。

02.01.01.02

氫化植物油

以植物原油或食用植物油為原料,經氫化和精煉處理后制得的食用油脂。

02.01.02

動物油脂(包括豬油、牛油、魚油和其他動物脂肪等)

以動物(豬、牛、魚等)脂肪加工制成的油脂。

02.01.03

無水黃油,無水乳脂

來源于乳或乳制品,經過幾乎完全脫去水分及非脂固體而得到的黃油或乳脂產品。

02.02

水油狀脂肪乳化制品

包括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制品和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制品。

02.02.01

脂肪含量 80%以上的乳化制品

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脂肪制品。

02.02.01.01

黃油和濃縮黃油

來源于乳和(或)乳產品的“油包水”型的脂類制品。

02.02.01.02

人造黃油(人造奶油)及其類似制品(如黃油和人造黃油混合品)

以食用脂肪和油為主要原料,加水和其他輔料乳化后,制成的可塑性或流動性的產品。另外還包含黃油與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混臺物。

02.02.02

脂肪含量 80%以下的乳化制品

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脂肪制品。

02.03

02.02類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調味的脂肪乳化制品

02.02類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無水人造奶油(人造酥油、無水酥油)、無水黃油和無水人造奶油混合品、起酥油、液態(tài)酥油、代(類)可可脂和植脂奶油等。

02.04

脂肪類甜品

包括與乳基甜品(01.07)相類似的脂基產品。

02.05

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

除外以上品種的油脂或油脂制品,包括植脂末、代(類)可可脂等。

03.0

冷凍飲品

包括冰淇淋類,雪糕類,風味冰、冰棍類,食用冰及其他冷凍飲品。

03.01

冰淇淋、雪糕類

以飲用水、乳和(或)乳制品、食糖和(或)甜味制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油脂、食品添加劑,經混合、殺菌/滅菌、均質、老化、凝凍、硬化等工藝制成體積膨脹的冷凍飲品。

03.02


03.03

風味冰、冰棍類

甜味冰類是以飲用水、食糖和(或)甜味劑等為主要原料,可添加適量食品添加劑,經混合、殺菌/滅菌、灌裝、硬化等工藝制成的冷凍飲品。如甜橙味甜味冰、菠蘿味甜味冰等。冰棍類、棒冰類是以飲用水、食糖和(或)甜味劑等為主要原料,可添加適量食品添加劑,經混合、殺菌/滅菌、硬化、成型等工藝制成的冷凍飲品。

03.04

食用冰

以飲用水為原料,經殺菌/滅菌、注模、凍結、脫模、包裝等工藝制成的冷凍飲品。

03.05

其他冷凍飲品

除以上四類(03.01~03.04)的其他冷凍飲品。

04.0

水果、蔬菜(包括塊根類)、豆類、食用菌、藻類、堅果以及籽類等

包括水果、蔬菜(包括塊根類)、食用真菌和藻類、豆類制品、堅果及籽類。

04.01

水果

包括新鮮水果和加工水果產品。

04.01.01

新鮮水果

新鮮水果一般不含添加劉。但是經表面處理、去皮或預切的新鮮水果可能含有添加劑。

04.01.01.01

未經加工的鮮果

采摘后未經加工的新鮮水果。

04.01.01.02

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

表面有光滑的或蠟樣物質,或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處理起表面保護作用的新鮮水果。

04.01.01.03

去皮或預切的鮮水果

去皮或預切后的新鮮水果。例如:水果沙拉中的水果。

04.01.02

加工水果

包括除了去皮、預切和表面處理以外的所有其他加工方式處理的水果。

04.01.02.01

冷凍水果

冷凍前可將水果焯洗或不焯洗,然后將其在果汁或糖漿中冷凍。如冷凍的水果沙拉或冷凍草毒。

04.01.02.02

水果干類

以新鮮水果為原料,經晾曬、干燥等脫水工藝加工制成的干果產品。

04.01.02.03

醋、油或鹽漬水果

包括的產品如醋、油或鹽潰的李子、芒果、酸橙等。

04.01.02.04

水果罐頭

以水果為原料,經預處理、裝罐(包括馬口鐵罐、玻璃罐、復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裝材料容器)、加糖水、密封、殺菌等工藝制成的產品。

04.01.02.05

果醬

以水果為原料,經破碎或打漿、添加糖或其他甜味料、濃縮、裝罐、殺菌等工藝制成的醬類產品。

04.01.02.06

果泥

以水果為主要原料,經加工制成的泥狀產品。

04.01.02.07

除04.01.02.05以外的果醬(如印度酸辣醬)

除04.01.02.05以外的其他調味果醬,如印度酸辣醬等。

04.01.02.08

蜜餞涼果

以果蔬為原料,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制成的產品。包括:蜜餞類、涼果類、果脯類、話化類(甘草制品)、果丹(餅)類、果糕類。

04.01.02.08.01

蜜餞類

以水果為主要原料,經糖(蜜)熬煮或沒漬,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或略干燥處理,制成帶有濕潤糖液面或浸潰在濃糖液中的濕態(tài)制品。

04.01.02.08.02

涼果類

以果蔬為主要原料,經或不經糖熬煮、浸漬或腌制,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等,經不同處理后制成的具有濃郁香味的干態(tài)制品。

04.01.02.08.03

果脯類

以果蔬為原料,經或不經糖熬煮或浸潰,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劑為輔助原料制成的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無糖霜析出的干態(tài)制品。

04.01.02.08.04

話化類

以水果為主要原料,經腌制,添加食品添加劑,加或不加糖和(或)甜味劑,加或不加甘草制成的干態(tài)制品。

04.01.02.08.05

果糕類

以果蔬為主要原料,經磨碎或打漿,加入糖類和(或)食品添加劑后制成的各種形態(tài)的糕狀制品,包括果丹(餅)類等。

04.01.02.09

裝飾性果蔬

用干裝飾食品的果蔬制品。如染色櫻桃、紅綠絲以及水果調昧料等。

04.01.02.10

水果甜品,包括果味液體甜品

以水果為主要原料,添加糖和(或)甜味劑等其他物質制成的甜品。包括水果塊和果漿的甜點凝膠、果味凝膠等。一般為即食產品。

04.01.02.11

發(fā)酵的水果制品

以水果為原料,加入鹽和(或)其他調味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制成的制品。如發(fā)酵李子。

04.01.02.12

煮熟的或油炸的水果

以水果為原料,經蒸、煮、烤或油炸的制品。例如:烤蘋果、油炸蘋果圈。

04.01.02.13

其他加工水果

以上各類(04.01.02.01~04.01.02.12)未包括的加工水果。

04.02

蔬菜

包括新鮮蔬菜和加工蔬菜制品。

04.02.01

新鮮蔬菜

包括未經加工的、經表面處理的,以及去皮、切塊或切絲的新鮮蔬菜。豆芽菜也包括在新鮮蔬菜內。

04.02.01.01

未經加工鮮蔬菜

收獲后未經加工的新鮮蔬菜。

04.02.01.02

經表面處理的新鮮蔬菜

表面有光滑的或蠟樣物質,或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處理起表面保護作用的新鮮蔬菜。

04.02.01.03

去皮、切塊或切絲的蔬菜

去皮或切塊、切絲后的新鮮蔬菜。

04.02.01.04

豆芽菜

以大豆、綠豆等為原料,經浸泡發(fā)芽后的制品。

04.02.02

加工蔬菜

包括除去皮、預切和表面處理以外的所有其他加工方式的蔬菜。

04.02.02.01

冷凍蔬菜

新鮮蔬菜經焯洗等預處理并冷凍。例如:速凍玉米,速凍豌豆,速凍的整個加工的番茄。

04.02.02.02

干制蔬菜

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晾曬、干燥等脫水工藝加工制成的蔬菜干制品。包括干制蔬菜粉。

04.02.02.03

腌漬的蔬菜

以新鮮蔬菜為主要原料、經醋、鹽、油或醬油等腌漬加工而成的制品。

04.02.02.04

蔬菜罐頭

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預處理、裝罐(包括馬口鐵罐、玻璃罐、復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裝材料容器)密封、殺菌等工藝制成的產品。

04.02.02.05

蔬菜泥(醬),番茄沙司除外

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熱處理(如:蒸氣處理)、濃縮等工藝制成的泥狀或醬狀蔬菜制品。

04.02.02.06

發(fā)酵蔬菜制品

以新鮮蔬菜為原料,加入鹽和(或)其他調味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制成的制品。

04.02.02.07

經水煮或油炸的蔬菜

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水煮或油炸等工藝制成的制品。

04.02.02.08

其他加工蔬菜

以上各類(04.02.02.01~04.02.02.07)未包括的加工蔬菜。

04.03

食用菌和藻類

包括新鮮食用菌和藻類以及加下制品。

04.03.01

新鮮食用菌和藻類

包括未經加工、經表面處理的,以及去皮、切塊或切絲的新鮮食用菌和藻類。

04.03.01.01

未經加工鮮食用菌和藻類

收獲后未經加工的新鮮食用菌和藻類。

04.03.01.02

經表面處理的鮮食用菌和藻類

表面有光滑的或蠟樣物質,或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處理起表面保護作用的新鮮食用菌和藻類。

04.03.01.03

去皮、切塊或切絲的食用菌和藻類

去皮、切塊或切絲后的新鮮食用菌和藻類。

04.03.02

加工食用菌和藻類

包括除去皮、預切和表面處理以外的所有其他加工方式的食用菌和藻類。

04.03.02.01

冷凍食用菌和藻類

新鮮食用菌和藻類經焯洗等預處理并冷凍。

04.03.02.02

干制食用菌和藻類

以新鮮食用菌和藻類為原料,經晾曬、干燥等脫水工藝加工制成的食用菌和藻類干制品。

04.03.02.03

腌漬的食用菌和藻類

以新鮮食用菌和藻類為主要原料。經醋、鹽、油或醬油等腌漬工藝加工而成的食用菌和藻類制品。

04.03.02.04

食用菌和藻類罐頭

以新鮮食用菌和藻類為原料,經預處理、裝罐、密封、殺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罐頭食品。

04.03.02.05

經水煮或油炸的藻類

以新鮮藻類為原料,經水煮或油炸等丁藝制成的制品。

04.03.02.06

其他加工食用菌和藻類

以上類別(04.03.02.01~04.03.02.05)未包括的加工食用菌和藻類。

04.04

豆類制品

包括非發(fā)酵豆制品和發(fā)酵豆制品。

04.04.01

非發(fā)酵豆制品

以大豆等為主要原料,不經發(fā)酵過程加工制成的豆制品。如豆腐及其再制品、腐竹等。

04.04.01.01

豆腐類

以大豆等豆類或豆類餅粕為原料,經選料、浸泡、磨糊、過濾、煮漿、點腦、蹲缸、壓榨成型等工序制成的具有較高含水量的制品。包括北豆腐(老豆腐)、南豆腐(嫩豆腐)、內酯豆腐、凍豆腐、豆腐花、調味豆腐、脫水豆腐等。

04.04.01.02

豆干類

在豆腐加工過程中,經壓制,部分脫水而后,切成一定形狀,制成的水分含量較少的豆制品。

04.04.01.03

豆干再制品

以豆腐或豆干為基料,經油炸、熏制、鹵制等工藝制得的豆制品。

04.04.01.03.01

炸制半干豆腐

以豆腐或豆干為基料,經油炸制成的豆制品。

04.04.01.03.02

鹵制半干豆腐

以豆腐或豆干為基料,經鹵制而成的豆制品。

04.04.01.03.03

熏制半干豆腐

以豆腐或豆干為基料,經薰制而成的豆制品。

04.04.01.03.04

其他半干豆腐

以上各類(04.04.01.03.01~04.04.01.03.03)未包括的豆干再制品。

04.04.01.04

腐竹類(包括腐竹、油皮等)

豆?jié){煮沸后,在降溫過程中,從豆?jié){表面挑起的一層薄膜狀制品。干燥后,形成的竹枝狀物稱為腐竹,片狀物則稱為油皮。

04.04.01.05

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經非傳統(tǒng)工藝制成的豆制品,如大豆蛋白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04.04.01.06

熟制豆類

以大豆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豆類熟制品。

04.04.02

發(fā)酵豆制品

以大豆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微生物發(fā)酵而成的豆制食品。如腐乳、豆豉、納豆、霉豆腐等。

04.04.02.01

腐乳類

以大豆為原料,經加工磨漿、制坯、培菌、經微生物發(fā)酵而成的一種調味、佐餐食品。

04.04.02.02

豆豉及其制品(包括納豆)

以大豆等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制曲、發(fā)酵、釀制而成的呈干態(tài)或半干態(tài)顆粒狀的制品。

04.04.03

其他豆制品

以上各類(04.04.01~04.04.01.02)未包括的豆制品。

04.05

堅果和籽類

包括新鮮堅果與籽類和加工堅果與籽類,如核桃、山核桃、松子、棒子、白果、杏仁、巴旦木(扁桃核)、腰果、開心果、花生和各類瓜子等。

04.05.01

新鮮堅果與籽類

收獲后未經加工的具有堅硬硬殼的堅果以及新鮮籽類。

04.05.02

加工堅果與籽類

經加工制成的具有堅硬硬殼或經脫殼的堅果以及籽類。

04.05.02.01

熟制堅果與籽類

采用烘干、焙烤工藝、翻炒或油炸制成的堅果和籽類,包括油炸、烘炒豆類。

04.05.02.01.01

帶殼熟制堅果與籽類

具有堅硬外殼的經烘焙/炒制的堅果與籽類。

04.05.02.01.02

脫殼熟制堅果與籽類

脫去堅硬外殼后,再烘焙/炒制的堅果與籽類。

04.05.02.02

-


04.05.02.03

堅果與籽類罐頭

以堅果和籽類為原料,經烘焙/炒制加工處理、殺菌、裝罐等工序制成的罐頭產品。

04.05.02.04

堅果與籽類的泥(醬),包括花生醬等

以堅果、籽類為主婁原料,經篩選、焙炒、去殼脫皮、分選、研磨等工序,加入或不加入輔料而制成的泥(醬)狀制品。

04.05.02.05

其他加工的堅果與籽類(如腌漬的果仁)

其他加工堅果和籽類,如腌漬的果仁。

05.0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

包括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各類糖果,糖果、巧克力制品包衣,裝飾糖果、頂飾和甜汁。

05.01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

包括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其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

05.01.01

可可制品(包括以可可為主要原料的脂、粉、漿、醬、餡等)

以可可豆為原料,經研磨、壓榨等工藝生產出來的可用于進一步生產制造巧克力及其制品的脂、粉、漿、醬、餡。如可可脂、可可液塊或可可粉等。

05.01.02

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除05.01.01以外的可可制品

以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液塊或可可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非可可的植物脂肪(非可可植物脂肪添加量≤5%),經特定工藝制成的食品。以巧克力和其他食品按一定比例加工制成的食品為巧克力制品。

05.01.03

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使用可可脂代用品的巧克力類似產品

代可可脂巧克力是以白砂糖等甜味料、代可可脂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液塊或可可粉)、乳制品及食品添加劑,經特定工藝制成的在常溫下保持固體或半固體狀態(tài),并具有巧克力風味及性狀的食品。該類別還包括了上述說明以外的使用可可脂代用品的類似巧克力的產品。

05.02

糖果

包括硬質糖果、酥質糖果、焦香糖果、奶糖糖果、壓片糖果、凝膠糖果、充氣糖果、膠基糖果和其他糖果。

05.02.01

膠基糖果

以膠基、白砂糖和(或)甜味劑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咀嚼型或吹泡型的糖果。

05.02.02

除膠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以白砂糖和(或)糖漿和(或)甜味劑等為主要原料,經相關工藝制成的固態(tài)、半固態(tài)或液態(tài)糖果。

05.03

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

包裹在糖果,巧克力制品表面,有一定的硬度和強度的致密糖殼。

05.04

裝飾糖果(如工藝造型,或用于蛋糕裝飾)、頂飾(非水果材料)和甜汁

包括用于餅干、面包、糕點及其組合產品中,起裝飾作用的可食的糖衣、糖霜等。也包括糖果、焙烤食品等食品中所用的以糖或巧克力為主要成分的涂層,如杏仁奶油糖的巧克力涂層等。

06.0

糧食和糧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雜糧、塊根植物、豆類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07.0類焙烤制品)

包括原糧、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小麥粉及其制品,雜糧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淀粉及淀粉類制品,即食谷物,包括碾軋燕麥(片),方便米面制品,冷凍米面制品,谷類和淀粉類甜品(如米布丁、木薯布。,糧食制品餡料。

06.01

原糧

收獲后未經任何加工的糧食(包括各種雜糧原糧)。

06.02

大米及其制品

大米及以大米為原料制成的各種制品。包括大米、大米制品、米粉和米粉制品等。

06.02.01

大米

稻谷經脫殼加工后的成品糧。

06.02.02

大米制品

除米粉和米粉制品外,以大米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各類產品。

06.02.03

米粉(包括湯圓粉等)

大米經碾磨而成的粉末狀產品。

06.02.04

米粉制品

米粉經加工制成的食品,如青團。

06.03

小麥粉及其制品

包括小麥粉、小麥粉制品。

06.03.01

小麥粉

小麥經碾磨制成的粉狀產品。

06.03.01.01

通用小麥粉

以小麥為原料,供制作各種面食用的小麥粉。

06.03.01.02

專用小麥粉(如自發(fā)粉、餃子粉)

以小麥為原料,供制作饅頭、水餃等用的小麥粉。

06.03.02

小麥粉制品

以小麥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各類食品。

06.03.02.01

生濕面制品(如面條、餃子皮、餛飩皮、燒麥皮)

小麥粉經和水、揉捏后未進行加熱、冷凍、脫水等處理的面制品,如:未煮的面條、佼子皮、餛飩皮和燒麥皮等。

06.03.02.02

生干面制品

未經加熱、蒸、烹調等處理的面制品經過脫水制成的產品。如:掛面。

06.03.02.03

發(fā)酵面制品

經發(fā)酵工藝制成的面制品。如包子、饅頭、花卷等。

06.03.02.04

面糊(如用于魚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

碎屑狀或粉末狀的小麥粉制品。該類產品可同其他配料(如調味品、水、奶或蛋等)混合,作為水產品、禽肉、畜肉和蔬菜等的表面覆蓋物,包括面包糠。

06.03.02.05

油炸面制品

經油炸工藝制成的面制品,如油條、油餅等。

06.04

雜糧粉及其制品

包括粉狀或非粉狀的雜根及其制品。

06.04.01

雜糧粉

雜糧經過碾磨加工制成的粉狀產品。

06.04.02

雜糧制品

以雜糧或雜糧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

06.04.02.01

雜糧罐頭

以雜糧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谷類、豆類、干果,糖和(或)甜味劑等,經加工處理、裝罐、密封、殺菌制成的罐頭食品,如八寶粥罐頭、紅豆粥罐頭等。

06.04.02.02

其他雜糧制品

除06.04.02.01類以外的雜糧制品。

06.05

淀粉及淀粉類制品

包括食用淀粉、淀粉制品。

06.05.01

食用淀粉

以谷類、薯類、豆類等植物為原料而生產的淀粉。

06.05.02

淀粉制品

以淀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產品。

06.05.02.01

粉絲、粉條

以淀粉為原料,經糊化成型,在一定條件下老化(回生),干燥而成的絲條狀固態(tài)產品。

06.05.02.02

蝦味片

以淀粉為原料,添加膨松劑及調味物質等輔料制成的具有蝦味的干制品。

06.05.02.03

藕粉

以藕為原料加工制成的淀粉制品。

06.05.02.04

粉圓

以淀粉為原料,經造粒工藝加工而成的圓球狀非即食產品。

06.06

即食谷物,包括碾軋燕麥(片)

包括所有即食的早餐谷物食品,如速溶的燕麥片(粥)。谷粉,玉米片,多種谷物(如大米、小麥、王米)的早餐類食品,由大豆或糠制成的即食早餐類食品及由谷粉制成的壓縮類即食谷物制品。

06.07

方便米面制品

以米、面等為主要原料,用工業(yè)化加工方式制成的即食或非即食部分預制食品。例如方便面、方便米飯等。

06.08

冷凍米面制品

以小麥粉、大米、雜糧等糧食為主要原料,經加工成型(或熟制)并經速凍而成的食品。

06.09

谷類和淀粉類甜品(如米布丁、木薯布。

以谷類、淀粉為主要原料的甜品類產品,如米布丁、小麥粉布丁、木薯布丁。

06.10

糧食制品餡料

由糧食制成的餡料。

07.0

焙烤食品

以糧、油、糖和(或)甜咪劑、蛋、乳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輔料,并經調制、發(fā)酵、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產品。

07.01

面包

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為主要膨松劑,適量加入輔料,經發(fā)酵、烘烤而制成的松軟多孔的焙烤制品。

07.02

糕點

以糧、油、糖和(或)甜味劑、蛋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輔料,并經調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

07.02.01

中式糕點(月餅除外)

具有中國傳統(tǒng)風味和特色的糕點。分為熱加工糕點和冷加工糕點,熱加工糕點包括烘烤類糕點、油炸類糕點、水蒸類糕點、熟粉類糕點、其他類糕點。

07.02.02

西式糕點

從國外傳入我國的糕點的統(tǒng)稱,具有西方民族風格和特色。如德式、法式、英式、俄式等。通常以面粉、奶油、糖和(或)甜味劑、蛋為原料,以可可、果料、果醬為輔料,經擠糊、成型、烘烤,再擠花或美化后而制成。

07.02.03

月餅

使用面粉等谷物粉、油、糖[和(或)甜味劑]或不加糖及甜味劑調制成餅皮,包裹各種餡料,經加工而成,主要在中秋節(jié)食用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

07.02.04

糕點上彩裝

中西式糕點表面涂布的可食用裝飾。

07.03

餅干

包括夾心及裝飾類餅干、威化餅干、蛋卷和其他餅于。

07.03.01

夾心及裝飾類餅干

夾心餅干(包括注心餅干)是指在餅干單片之間(或在餅干空心部分)添加糖和(或)甜味劑、油脂或果醬夾心料等的餅干。裝飾類餅干是指在餅干表面涂布巧克力醬、果醬等輔料或噴灑調味料,或裱粘糖花,而制成的表面有涂層、線條或圖案的餅干。

07.03.02

威化餅干

以小麥粉(或糯米粉)、淀粉為主要原料,加入乳化劑、膨松劑等輔料,經調粉、澆注、烘烤制成的,在多孔狀片之間或造型中間添加糖和(或)甜味劑、油脂等夾心料的餅干。

07.03.03

蛋卷

以小麥粉、糖和(或)甜味劉、油(或無油)、雞蛋為原料,加入膨松劑、面粉處理劑及其他輔料,經調漿(發(fā)酵或不發(fā)酵)、澆注或掛漿、煎烤或烘烤卷制而成的制品。

07.03.04

其他餅干

除07.03.01~07.03.03外的餅干。

07.04

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

用于焙烤食品的餡料及表面掛漿。如月餅餡料等。

07.05

其他焙烤食品

以上分類(07.01~07.04)未包括的焙烤食品。

08.0

肉及肉制品

包括生、鮮肉,預制肉制品,熟肉制品,肉制品的可食用動物腸衣類和其他熟肉制品。

08.01

生、鮮肉

包括生鮮肉、冷卻肉和凍肉。

08.01.01

生鮮肉

活畜、禽屠宰加工后,不經凍結處理、不經冷卻工藝過程的新鮮產品。

08.01.02

冷卻肉(包括排酸肉、冰鮮肉、冷鮮肉等)

活畜、禽屠宰加工后,胴體經冷卻工藝處理,肌肉深層中心溫度保持在0~4℃的制品。

08.01.03

凍肉

活畜、禽屠宰加工后,經凍結處理,其肌肉中心溫度在-15℃以下的制品。

08.02

預制肉制品

包抵調理肉制品、腌臘肉制品類。

08.02.01

調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調理料)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蔬菜和(或)輔料,經預處理(切制或絞制)、混合攪拌(或不混合)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半成品。

08.02.02

腌臘肉制品類(如咸肉、臘肉、板鴨、中式火腿、臘腸)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調味料,經過腌制、晾曬或烘焙等方法制成的一種半成品。

08.03

熟肉制品

以鮮(凍)畜禽肉(包括內臟)為主要原料,加入鹽、醬油等調味品,經熟制工藝制成的肉制品。

08.03.01

醬鹵肉制品類

包括白煮肉類、醬鹵肉類、糟肉類。

08.03.01.01

白煮肉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加水煮熟的肉制品。

08.03.01.02

醬鹵肉類

以鮮(凍)畜禽肉或其內臟為主要原料,加食鹽、醬油等調昧料及香辛料.經煮制而成的一類熟肉類制品。

08.03.01.03

糟肉類

用酒糟(或陳年香糟)代替醬汁或鹵汁制作的肉制品。

08.03.02

熏、燒、烤肉類

以熏、燒、烤為主要加工方法生產的熟肉制品。

08.03.03

油炸肉類

以鮮(凍)蓄禽肉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輔料及調味料拌勻后經油炸工藝制成的熟肉制品。

08.03.04

西式火腿(熏烤、煙熏、蒸煮火腿)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腌制、蒸煮等工藝制成的定型包裝的火腿類熟肉制品。包括熏烤、蒸煮及煙熏火腿等。

08.03.05

肉灌腸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腌制、切碎、加入輔料成型或灌入腸衣內后經煮熟而成的肉制品。

08.03.06

發(fā)酵肉制品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加入輔料,經發(fā)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即食肉制品。

08.03.07

熟肉干制品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熟肉干制品。

08.03.07.01

肉松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煮制、切塊、撇油、配料、收湯、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纖維蓬松成絮狀的肉制品。

08.03.07.02

肉干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修割、預煮、切丁(片、條)、調味、復煮、收湯、干燥制成的肉制品。

08.03.07.03

肉脯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切片、調味,腌漬、攤篩、烘干、烤制等工藝制成薄片型的肉制品。

08.03.08

肉罐頭類

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可加入其他原料、輔料,經裝罐、密封,殺菌、冷卻等不序制成的具有一定真空度、符合商業(yè)無菌要求的肉類罐裝食品,一般可在常溫條件下貯存。

08.03.09

其他熟肉制品

以上分類(08.03.01~08.03.09)未包括的肉及肉制品。

08.04

肉制品的可食用動物腸衣類

由豬、牛、羊等的腸以及膀胱除去黏膜后腌制或干制而成的腸衣。

09.0

水產及其制品(包括魚類、甲殼類、貝類、軟體類、棘皮類等水產及其加工制品等)

包括鮮水產、冷凍水產品及其制品、預制水產品(半成品)、熟制水產品(可直接食用)、水產品罐頭和其他水產品及其制品。

09.01

鮮水產

除冷藏、在冰上保存以外,不進行任何其他的處理的水產品。

09.02

冷凍水產品及其制品

包括冷凍制品、冷凍掛漿制品、冷凍魚糜制品(包括魚丸等)。

09.02.01

冷凍水產品

低于凍結點條件下儲藏的水產制品。

09.02.02

冷凍掛槳制品

經預加工的水產品,在表面附上面粉或裹粉等輔料,再冷凍保藏的生制品。

09.02.03

冷凍魚糜制品(包括魚丸等)

以鮮魚肉斬碎,添加調味料和輔料后拌勻,成型后經油炸或水煮的半成品,包裝冷凍保藏。

09.03

預制水產品(半成品)

包括醋漬或肉凍狀水產品、腌制水產品、魚子制品、風干、烘干、壓干等水產品和其他預制水產品(魚肉餃皮)。

09.03.01

醋漬或肉凍狀水產品

醋漬水產品:將水產品浸泡在醋或酒中制得的產品,加或不添加鹽和香辛料。肉凍狀水產品:將水產品煮或蒸來嫩化,可以添加酷或酒、鹽和防腐劑,固化成肉凍狀產品。

09.03.02

腌制水產品

采用腌制工藝制成的水產品。

09.03.03

魚子制品

用海水或淡水魚的卵為原料添加調味料及其他輔料加工制成的魚卵制品。

09.03.04

風干、烘干、壓干等水產品

經風吹、烘烤、擠壓等工藝制成的水產干制品。

09.03.05

其他預制水產品(如魚肉餃皮)

以上各類(09.03.01~09.03.04)未包括的預制水產品。如魚肉餃皮。

09.04

熟制水產品(可直接食用)

包括熟干水產品。經烹調或油炸的水產品,熏、烤水產品、發(fā)酵水產品和魚肉灌腸類。

09.04.01

熟干水產品

經熟制的水產干制品。

09.04.02

經烹調或油炸的水產品

用蒸、煮或油炸等加里工藝制成的水產品。

09.04.03

熏、烤水產品

用熏蒸、燒烤等加工工藝制成的水產品。

09.04.04

發(fā)酵水產品

經發(fā)酵工藝制成的水產品。

09.04.05

魚肉灌腸類

以冷凍魚糜或鮮魚肉為主要原料,經混合、成型或灌入腸衣等工藝加工而成的熟制水產品。

09.05

水產品罐頭

以鮮(凍)水產品為原料,加入其他原料、輔料,經裝罐、密封、殺菌、冷卻等工序制成的具有一定真空度、符合商業(yè)無菌要求的罐頭食品,一般可在常溫條件下貯存。

09.06

其他水產品及其制品

以上分類(09.01~09.05)未包括的水產及其制品。

10.0

蛋及蛋制品

包括鮮蛋、不改變物理性狀的再制蛋和改變了物理性狀的蛋制品以及其他蛋制品。

10.01

鮮蛋

各種禽類生產的、未經加工的蛋。

10.02

再制蛋(不改變物理性狀)

蛋加工過程中去殼或不去殼、不改變蛋形的制成品,包括鹵蛋、糟蛋、皮蛋、咸蛋等。

10.02.01

鹵蛋

以鮮蛋為原料,經前處理、鹵制、殺菌等工序制成的供直接食用的熟蛋制品。

10.02.02

糟蛋

以鮮蛋為原料,經裂殼、用食鹽、酒糟及其他配料等糟腌漬而成的蛋類產品,又名醉蛋。

10.02.03

皮蛋

皮蛋又名松花蛋,是以鮮蛋為原料,經清洗、挑選后,用生石灰、鹽,以及相關食品級加工助劑配制的料液(泥)加工而成的制品。

10.02.04

咸蛋

以鮮蛋為原料,經用鹽水或含鹽的純凈黃泥、紅泥、草木灰等腌制而成的蛋類產品。

10.02.05

其他再制蛋

除外以上幾類(10.02.01~10.02.04)的再制蛋。

10.03

蛋制品(改變其物理性狀)

以鮮蛋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輔料,經相應工藝加工制成的改變了蛋形的制成品。包括脫水蛋制品(如蛋自粉、蛋黃粉、蛋白片)、熱凝固蛋制品(如蛋黃酪、松花蛋腸)、冷凍蛋制品(如冰蛋)、液體蛋和其他蛋制品。

10.03.01

脫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黃粉、蛋白片)

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干燥處理的蛋制品,包括巴氏殺菌全蛋粉(片)、蛋黃粉(片)、蛋自粉(片)等。

10.03.02

熱凝固蛋制品(如蛋黃酪、松花蛋腸)

以蛋或蛋制品為原料,經熱凝固處理后制得的產品。如蛋黃酪、松花蛋腸等。

10.03.03

蛋液與液態(tài)蛋

鮮蛋去殼后,所得的蛋液經一系列加工工藝,最后制成冷凍和保鮮的蛋制品,包括巴氏殺菌冰全蛋、冰蛋黃、冰蛋白等。冰凍保存或者經巴氏殺菌及通過化學方式(如加鹽等)常溫保存的全蛋液、蛋清或蛋黃液。

10.04

其他蛋制品

除外以上三類(10.01~10.03)的蛋制品。

11.0

甜味料,包括蜂蜜

包括食糖、淀粉糖、蜂蜜及花粉、餐桌甜味料、調味糖漿等。

11.01

食糖

以甘蔗、甜菜或原糖為原料生產的白糖及其制品,以及其他糖和糖漿。

11.01.01

白糖及白糖制品(如白砂糖、綿白糖、冰糖、方糖等)

白糖經濃縮、結晶、分蜜及干燥的白色砂粒狀蔗糖。該類產品還包括白糖制品,如白砂糖、綿自糖、冰糖、方糖,糖霜(糖粉)等。

11.01.02

其他糖和糖漿[如紅糖、赤砂糖、冰片糖、原糖、果糖(蔗糖來源)、糖蜜、部分轉化糖/槭樹糖漿等]

包括除白糖和白糖制品以外的其他糖和糖漿(如紅糖、赤砂糖、冰片糖、原糖、蔗糖來源的果糖、糖蜜、部分轉化糖、槭樹糖漿等)。

11.02

淀粉糖(果糖、葡萄糖、飴糖、部分轉化糖等)

以淀粉或含淀粉的原料,經酶和(或)酸水解制成的液體、粉狀(和結晶)的糖。如葡萄糖、葡萄糖漿,葡萄糖漿干粉(固體玉米糖漿)、麥芽糖、麥芽糖漿、果糖、果葡糖漿、固體果葡糖、麥芽糊精等。

11.03

蜂蜜及花粉

包括蜂蜜和花粉。

11.03.01

蜂蜜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結合后轉化而成的天然甜物質。

11.03.02

花粉

蜜蜂采集被子植物雄蕊花藥或裸子植物小抱子囊內的花粉細胞,形成的團粒狀物。

11.04

餐桌甜味料

直接供消費者飲食調味料、作為糖類替代品的高濃度甜味劑或其混合物。

11.05

調味糖漿

以白砂糖或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為書要原料,加人水果、果漿或果汁等水果制品、增稠劑、食品用香料等制成的一種增甜稠醬/糖漿。

11.05.01

水果調味糖漿

以水果、果漿或果汁等水果制品、糖類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輔料制成的甜醬?勺鳛檠└忭斄现苯庸嘧⒃谘└忭敳。

11.05.02

其他調味糖漿

不以水果、果漿或果汁等水果制品為原料制成的調味糖漿。如朱古力調昧糖漿是以可可、乳粉、糖類等為原料,加人適量輔料,制成的朱古力甜醬。

11.06

其他甜味料

以上五類(11.01~11.05)未包括的甜味料。

12.0

調味品

包括鹽及代鹽制品、鮮味劑和助鮮劑、醋、醬油、醬及醬制品、料酒及制品,香辛料類、復合調味料和其他調味料。

12.01

鹽及代鹽制品

鹽主要為食品級的氯化鈉,代鹽制品是為減少鈉的含量,代替食用鹽的調味料,如氯化鉀等。

12.02

鮮味劑和助鮮劑

具有鮮味的和明顯增強鮮味作用的精制品。

12.03

含有一定量乙酸的液態(tài)調味品。包括釀造食醋和配制食酷。

12.03.01

釀造食醋

單獨或混合使用各種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經微生物發(fā)酵釀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12.03.02

配制食醋

以釀造食醋為主要原料,與食用冰乙酸、食品添加劑等混合配制的調味食醋。

12.04

醬油

包括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

12.04.01

釀造醬油

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

12.04.02

配制醬油

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自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12.05

醬及醬制品

包括釀造醬和配制醬。

12.05.01

釀造醬

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經微生物發(fā)酵釀制的半固態(tài)醬類。如黃豆醬、大醬,甜面醬、豆瓣醬等。

12.05.02

配制醬

以釀造醬為基料,添加其他各種輔料混合制成的醬類。

12.06


12.07

料酒及制品

以發(fā)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主要原料,添加各種調味料(也可加人植物香辛料),配制加工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12.08


12.09

香辛料類

包括香辛料及粉、香辛料油、香辛料醬及其他香辛料加工品。

12.09.01

香辛料及粉

香辛料主要來自各種天然生長植物的果實、莖、葉、皮、根、種子、花蕾等,具有特定的風味、色澤和刺激性味感的植物性產品。香辛料粉為一種或多種香辛料的干燥物組成,包括整粒、大顆粒和粉末狀制品。

12.09.02

香辛料油

以一種或多種香辛料中萃取其呈味成分組成,用植物油等作為分散劑的制品。如黑胡椒油、花椒油、辣椒油、芥末油、香辛料調味油等。

12.09.03

香辛料醬(如芥末醬、青芥醬)

以香辛料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醬類產品。如芥末醬、青芥醬。

12.09.04

其他香辛料加工品

除外以上三類(12.09.01~12.09.03)的香辛料產品。

12.10

復合調味料

包括固體、半固體、液體復合調味料。

12.10.01

固體復合調味料

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品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輔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態(tài)的復合調味料。

12.10.01.01

固體湯料

以動植物和(或)其濃縮抽提物為主要風味原料,添加食鹽等調味料及輔料,干燥加工而成的復合調味料。

12.10.01.02

雞精、雞粉

以味精、雞肉或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食用鹽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品用香料,經混合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復合調味料。

12.10.01.03

其他固體復合調味料

除外上述兩類(12.10.01.01及12.10.01.02)的其他固體復合調味料。

12.10.02

半固體復合調味料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調味料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輔料,加工制成的復合半固體狀調味品,一般指膏狀或醬狀。如沙拉醬、蛋黃醬和其他復合調味醬。

12.10.02.01

蛋黃醬、沙拉醬

蛋黃醬:西式調味品。以植物油、酸性配料(食醋、酸味劑)、蛋黃為主料,輔以變性淀粉、甜味劑、食鹽、香料、乳化劑、增稠劑等配料,經混合攪拌、乳化均質制成的半固體乳化調味料。 沙拉醬:西式調味品。以植物油、酸性配料(食酷、酸昧劑)等為主料,輔以變性淀粉,甜味劑、食鹽、香料、乳化劑、增稠劑等配料,經混合攪拌、乳化均質制成的半固體乳化調味料。

12.10.02.02

以動物性原料為基料的調味醬

以畜禽肉、海產品等動物性原料和(或)其提取物為基礎原料,添加其他調味品,以及添加或不添加黃豆醬、甜面醬等其他輔料制成的調味醬。

12.10.02.03

以蔬菜為基料的調味醬

以蔬菜為基礎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黃豆醬、甜面醬等其他輔料制成的調味醬。

12.10.02.04

其他半固體復合調味料

以上三類(12.10.02.01~12.10.02.03)未包括的半固體復合調味料。

12.10.03

液體復合調味料(不包括12.03,12.04)

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料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輔料,加工而成的復合的液態(tài)的調味品。如雞汁調味料、糟鹵和其他液態(tài)復合調味料。

12.10.03.01

濃縮湯(罐裝、瓶裝)

以動植物或其提取物為主要原料,添加食鹽等調味料及輔料,經濃縮而成的湯料。

12.10.03.02

肉湯、骨湯

以鮮凍畜禽肉、魚、骨或其抽提物為主要原料,添加調味料及輔料制成的湯料。

12.10.03.03

調味清汁

稀薄、非乳化的調味汁。

12.10.03.04

蠔油、蝦油、魚露等

蠔油:利用牡蠣蒸、煮后的汁液進行濃縮或直接用經酶解的牡蠣肉,再加入食糖和(或)甜味劑、食熬、淀粉或改性淀粉等原料,輔以其他配料和食品添加劑制成的調味品。蝦油:從蝦醬中提取的汁液稱為蝦油。魚露:以魚、蝦,貝類為原料,在較高鹽分下經生物酶解制成的鮮昧液體調味品。包括其他來源相類似的液體復合調味料。

12.11

其他調味料

除外以上10類(12.01~12.10)的調味料。

13.0

特殊膳食用食品

包括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13.01

嬰幼兒配方食品

包含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幼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y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13.01.01

嬰兒配方食品

以乳及其加工制品和(或)豆類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共他輔料,經加工制成的供0~12個月嬰兒食用的產品。

13.01.02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以乳及其加工制品和(或)豆類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輔料,經加工制成的供6~12個月嬰兒和1~3歲幼兒食用的產品。

13.01.03

特殊醫(y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指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yī)療狀況等特殊醫(y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yǎng)需求而設計制成的粉狀或液態(tài)配方食品。在醫(yī)生或臨床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物配合食用時,其能量和營養(yǎng)成分能夠滿足0~6月齡特殊醫(yī)學狀況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需求。

13.02

嬰幼兒輔助食品

包括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

13.02.01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

以一種或多種谷物(如:小麥、大米、大麥、燕麥、黑麥、玉米等)為主要原料,且谷物占干物質組成的25%以上,添加適量的營養(yǎng)強化劑和(或)其他輔料,經加工制成的適于6月齡以上嬰兒和幼兒食用的埔助食品。

13.02.02

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

食品原料經處理、灌裝、密封、殺菌或無菌灌裝后達到商業(yè)無菌,可在常溫下保存的適于6月齡以上嬰幼兒食用的食品。

13.03

-


13.04

-


13.05

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除上述類別外的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輔食營養(yǎng)補充品、運動營養(yǎng)食品,以及其他具有相應國家標準的特殊膳食用食品)。

14.0

飲料類

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沖調或沖泡飲用的,乙醇含量不超過0.5%的制品。也可為飲料濃漿或固體形態(tài)。

14.01

包裝飲用水類

以直接來源于地表、地下或公共供水系統(tǒng)的水為水源,經加工制成的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飲用的水。

14.01.01

飲用天然礦泉水

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區(qū)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tài)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wěn)定。

14.01.02

飲用純凈水

以直接來源于地表、地下或公共供水系統(tǒng)的水為水源,經適當的水凈化加工方法,制成的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的制品。

14.01.03

其他類飲用水

除飲用天然礦采水和飲用純凈水外的包裝飲用水。

14.02

果蔬汁類及其飲料

以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莖、葉、花、果實)等為原料,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液體飲料。

14.02.01

果蔬汁(漿)

以水果或蔬菜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機械方法、水浸提等)制成的可發(fā)酵但未發(fā)酵的汁液、漿液制品;或在濃縮果蔬汁(漿)中加入其加工過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復原制成的汁液、漿液制品,如原榨果汁(非復原果汁)、果汁(復原果汁)、蔬菜汁、果漿/蔬菜漿、復合果蔬汁(漿)等。

14.02.02

濃縮果蔬汁(漿)

以水果或蔬菜為原料,從采用物理方法榨取的果汁(漿)或蔬菜汁(漿)中除去一定量的水分制成的,加入其加工過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復原后具有果汁(漿)或蔬菜汁(槳)應有特征的制品。含有不少于兩種濃縮果汁(漿)、或濃縮蔬菜汁(漿)、或濃縮果汁(漿)和濃縮蔬菜汁(漿)的制品為濃縮復合果蔬汁(漿)。

14.02.03

果蔬汁(漿)類飲料

以果蔬汁(漿)、濃縮果蔬汁(漿)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制品,如果蔬汁飲料、果肉(漿)飲料、復合果蔬汁飲料、果蔬汁飲料濃漿、發(fā)酵果蔬汁飲料、水果飲料等。

14.03

蛋白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或其他動物來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質的植物果實、種子或種仁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液體飲料。

14.03.01

含乳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制品。如配制型含乳飲料、發(fā)醉型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等。

14.03.01.01

發(fā)酵型含乳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等有益菌培養(yǎng)發(fā)酵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區(qū)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

14.03.01.02

配制型含乳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加入水,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飲料。

14.03.01.03

乳酸菌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發(fā)酵,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區(qū)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

14.03.02

植物蛋白飲料

以一種或多種含有一定蛋白質的植物果實、種子或種仁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制品。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含有一定蛋白質的植物果實、種子、種仁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制品也可稱為復合植物蛋白飲料,如花生核桃、核桃杏仁、花生杏仁復合植物蛋白飲料。

14.03.03

復合蛋白飲料

以乳或乳制品,和一種或多種含有一定蛋白質的植物果實、種子或種仁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制品。

14.03.04

其他蛋白飲料

14.03.01~14.03.03之外的蛋白飲料。

14.04

碳酸飲料

以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為基礎,經加工制成的,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液體飲料,如果汁型碳酸飲料、果味型碳酸飲料、可樂型碳酸飲料、其他型碳酸飲料等,不包括由發(fā)酵自身產生二氧化碳氣的飲料。

14.04.01

可樂型碳酸飲料

以可樂香精或類似可樂果香型的香精為主要香氣成分的碳酸飲料。

14.04.02

其他型碳酸飲料

除可樂型以外的其他碳酸飲料。包括果汁型碳酸飲料、果味型碳酸飲料和其他碳酸飲料等。

14.05

茶、咖啡、植物(類)飲料

包括茶(類)飲料、咖啡(類)飲料和植物飲料。

14.05.01

茶(類)飲料

以茶葉或茶葉的水提取液或其濃縮液、茶粉(包括速溶茶粉、研磨茶粉)或直接以茶的鮮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液體飲料,如原茶汁(茶湯/純茶飲料、茶濃縮液、茶飲料、果汁茶飲料、奶茶飲料、復(混)合茶飲料、其他茶飲料等。

14.05.02

咖啡(類)飲料

以咖啡豆和(或)咖啡制品(研磨咖啡粉、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濃縮液、速溶咖啡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糖(食糖、淀粉糖)、乳和(或)乳制品、植脂末等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液體飲料,如濃咖啡飲料、咖啡飲料、低咖啡因咖啡飲料、低咖啡因濃咖啡飲料等。

14.05.03

植物飲料

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液體飲料。如可可飲料、谷物類飲料、草本(本草)飲料、食用菌飲料、藻類飲料、其他植物飲料等。不包括果蔬汁類及其飲料、茶(類)飲料和咖啡(類)飲料。

14.06

固體飲料

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等,供沖調或沖泡飲用的固態(tài)制品,如風味固體飲料、果蔬固體飲料、蛋白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植物固體飲料、特殊用途固體飲料、其他固體飲料等。

14.06.01

-


14.06.02

蛋白固體飲料

以乳和(或)乳制品,或其他動物來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質含量的植物果實、種子或果仁或其制品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固體飲料。

14.06.03

速溶咖啡

以咖啡豆和(或)咖啡制品(研磨咖啡粉、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濃縮液)為原料,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輔料,可添加食品添加劑,經加工制成的固體飲料。

14.06.04

其他固體飲料

蛋白固體飲料和速溶咖啡之外的固休飲料,包括風味固體飲料、果蔬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植物固體飲料、特殊用途固體飲料,以及上述以外的固體飲料。

14.07

特殊用途飲料

加入具有特定成分的適應所有或某些人群需要的液體飲料。如營養(yǎng)素飲料(維生素飲料等)、能量飲料、電解質飲料、其他特殊用途飲料。

14.08

風味飲料

以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和(或)甜味劑、酸度調節(jié)劑、食用香精(料)等的一種或者多種作為調整風味的主要手段,經加工或發(fā)酵制成的液體飲料,如茶味飲料、果味飲料、乳味飲料、咖啡味飲料、風味水飲料、其他風味飲料等。其中,風味水飲料是指不經調色處理、不添加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的風味飲料,如蘇打水飲料、薄荷水飲料、玫瑰水飲料等。

14.09

其他飲料類

14.01~14.08之外的飲料。

15.0

酒類

酒精度在0.5%以上的酒精飲料,包括蒸餾酒、配制酒、發(fā)酵酒。

15.01

蒸餾酒

以糧谷、薯類、水果、乳類為主要原料,經發(fā)酵、蒸餾、勾兌而成的飲料酒。包括白酒、調香蒸餾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及其他蒸餾酒。

15.01.01

白酒

以糧谷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fā)酵劑,經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

15.01.02

調香蒸餾酒

以蒸餾酒為酒基,經調香而制成的產品。

15.01.03

白蘭地

以新鮮水果或果汁為原料,經發(fā)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蒸餾酒。

15.01.04

威士忌

以麥芽、谷物為原料,經糖化、發(fā)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蒸餾酒。

15.01.05

伏特加

以谷物、薯類、糖蜜以及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等為原料,經發(fā)醉、蒸餾制成食用酒精,在經過特殊工藝精制加工制成的蒸餾酒。

15.01.06

朗姆酒

以甘蔗汁或蜂蜜為原料,經發(fā)酵、蒸餾,陳釀、調配而成的蒸餾酒。

15.01.07

其他蒸餾酒

除上述產品(15.01.01~15.01.06)以外的蒸餾酒。

15.02

配制酒

以發(fā)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或藥食兩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15.03

發(fā)酵酒

以糧谷、水果、乳類等為主要原料,經發(fā)酵或部分發(fā)酵釀制而成的飲料酒。包括葡萄酒、黃酒、果酒、蜂蜜酒、啤酒和麥芽飲料及其他發(fā)酵酒類(充氣型)。

15.03.01

葡萄酒

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fā)酵釀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發(fā)酵酒。

15.03.01.01

無汽葡萄酒

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小于0.05MPa的葡萄酒。

15.03.01.02

起泡和半起泡葡萄酒

在發(fā)酵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葡萄酒,也包括部分或全部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的葡萄酒。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大于等于0.05MPa。

15.03.01.03

調香葡萄酒

以葡萄酒為酒基,經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餾出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15.03.01.04

特種葡萄酒(按特殊工藝加工制作的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入白蘭地,濃縮葡萄汁等)

以鮮葡萄、葡萄汁或葡萄酒為原料按特殊工藝加工制作的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人白蘭地,濃縮葡萄汁等。

15.03.02

黃酒

以稻米、黍米等為主要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發(fā)酵劑發(fā)酵釀制而成的發(fā)酵酒。

15.03.03

果酒

以新鮮水果或果汁為原料,經全都或部分發(fā)酵釀制而成的發(fā)酵酒。

15.03.04

蜂蜜酒

以蜂蜜為原料,經發(fā)酵釀制成的酒類。

15.03.05

啤酒和麥芽飲料

以麥芽、水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包括酒花制品),經酵母發(fā)酵釀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發(fā)酵酒。(注:包括酒精度低于0.5%的無醇啤酒)

15.03.06

其他發(fā)酵酒類(充氣型)

除上述產品(15.03.01~15.03.05)以外的發(fā)酵酒。

16.0

其他類(第01.0-15.0類除外)

本類別匯總了在01.0~15.0類別中暫無法劃歸的類別。

16.01

果凍

以食用膠和食糖和(或)甜味劑等為原料,經蒸膠、調配、灌裝、殺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膠凍食品。

16.02

茶葉、咖啡和茶制品

包括茶葉、咖啡以及含茶制品,

16.02.01

茶葉、咖啡

茶葉:以茶樹鮮葉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含有咖啡堿、茶多酚、茶氨酸等物質的產品?Х:咖啡屬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由果皮、種皮、種仁和胚經加工后制出的供消費用的產品。

16.02.02

茶制品(包括調味茶和代用茶)

茶制品指含茶制品,包括調味茶和代用茶。調味茶指以茶葉為原料。配以各種可食用物質或食品用香料等制成的調昧茶類。代用茶是指選用可食用植物的葉、花、果(實)、根莖等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類似茶葉沖泡(浸泡)方式供人們飲用的產品。

16.03

膠原蛋白腸衣

以豬皮、牛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用于制備中西式灌腸的蛋白腸衣。

16.04

酵母及酵母類制品

以酵母菌種為主體,經培養(yǎng)制成的可用于食品工業(yè)的菌體及其制品。

16.04.01

干酵母

經過分離、干燥等工序制成的酵母產品。

16.04.02

其他酵母及酵母類制品

除干酵母以外的其他酵母產品及以酵母為原料,經水解、提純、干燥等工藝制成的酵母類制品。

16.05


16.06

膨化食品

以谷類、薯類、豆類、果蔬類或堅果籽類等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藝制成的組織疏松或松脆的食品。

16.07

其他

以上各類(16.01~16.06)未包括的其他食品。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3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2.77 M